挑牌
2014年7月13日 13:08 文章出處...納蘭 胤德
2014年7月13日 13:08 文章出處...納蘭 胤德
那年,剛入京的馮玉祥叫鹿鐘霖把溥儀逐出宮,也修改當初袁世凱在隆裕太后面前答應的清室優待條款,正式終止了大清皇帝的稱號。過去昂首闊步不事生產整天只負責遛鳥鬥蟋蟀喝茶看戲的八旗貴族們,個個人心惶惶。不僅走在路上會被酸言酸語,到了夜裡,扛著槍的人隨時都有可能過來"革命",有時候革錢的命,有時候革人的命。
過去越尊榮的,只能越謙卑;
曾經越輝煌的,不得不低頭。
太老爺早有知見,辛亥前後就已搬往濟南的園子;濟南是著名的泉城,濟南七十二泉,有兩泉就在自家院子裡。一家人靠著山東古稱薛地的田租過日,為了避亂,不但改了漢姓,還跟許多親冑一樣,把年幼的外公送去日本念軍校,一待就是十幾年。顯玗回東北的時候,外公年紀太小,所以沒跟上,也因此避了禍。
外公歸國後,戰亂仍然未息。因為日本軍校學弟再加上當年漕鹽的關係,到了蔣介石帳下,不日騎馬入城省親,虎虎生威。
太老爺高興啊!抓了幾片當年宮裡賞賜的挑牌,說是看著他帽子上那個琺瑯的太陽不襯身份,要外公拿去做帽花。太老爺不知道,軍帽上的帽花只能有國民黨徽,而民國以後時尚的年輕人也不流行戴瓜皮帽,舊時代的頂戴常帽之類的這時候根本就是個麻煩,而且受日本教育的外公,喜愛武士刀與茶碗圍棋的程度遠大於這些珠珠翠翠,所以這挑牌外公就一直收著了,久了也就沒記在心上。
過沒幾年,鬼子來了,又走了。太老爺也走了。再過幾年,扛紅旗的來了,扛藍旗的也走了。地沒了、屋沒了、錢沒了,還好,人還在。
外公因為精通日語又是日本軍校學弟,所以陪著蔣介石到了當時講日語的臺灣。陪著他去花蓮、上角板山、住陽明山,再到士林官邸。老蔣走了以後,經國先生有他自己的人要用,外公就樂得到鐵警局清閒。
從辛亥以來,戰亂、政亂,讓家裡人都習於打包搬家了,住過千坪花園,也擠過木頭平房。在那個命都不一定保得住的年代,對於身外之物,也就越看越淡。
李登輝上台後的某日,又是一個搬家打包開箱的場景,母親翻到當年的翠玉挑牌,拿去問外公,外公瞥了一眼:「喔!這你老爺以前給的,喜歡嘛?你拿去做個項鍊戴吧。這東西要是當年給夫人看到,怕她又要。」
註:挑牌,清代所有官採玉料都先貢至內務府造辦處由皇帝欽選並指定製作,而裁下之邊角料或小塊玉料,則交回造辦處由工匠畫樣做成一塊塊花片或半面小雕件,備皇帝或後宮挑選後,鑲嵌為頭飾、綴飾、帽花、簪子、扁方...等等使用或賞賜用。因屬半成品,是"挑"來做東西的"牌"子,故稱挑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